把黃河的事情辦好丨省委書記樓陽生視察嘉應觀治黃興水博物館
發(fā)布時間:2022年11月14日
在嘉應觀治黃興水博物館,樓陽生書記詳細了解黃河水文變遷、治水歷史等,指出一部黃河治水史貫穿五千年中華文明史,要從歷史中鑒古知今、汲取智慧,切實扛牢保障黃河安瀾的重大政治責任,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懷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責任擔當,全力“把黃河的事情辦好”,建設“造福人民的幸福河”。
嘉應觀治黃興水博物館正門
“一座嘉應觀,半部治黃史”。嘉應觀是一座只供奉治河功臣,不供奉神靈的河神廟。嘉應觀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、國家4A級旅游景區(qū)、國家級水利風景區(qū)和河南省首批水情教育基地,被譽為“萬里黃河第一觀”“黃河故宮”。
為了響應習總書記“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”的號召,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,做好黃河文化遺產的系統(tǒng)保護,講好“黃河故事”,2021年,藝樹文化團隊受邀對嘉應觀進行全面布展提升。
展館現場圖
布展中,依托“黃河文化”、“治水文化”和嘉應觀的歷史地位與價值,按照“感受生態(tài)黃河、感知人文黃河、感恩母親黃河”三個維度呈現。
感受生態(tài)黃河:借助嘉應觀的獨特地域,打造黃河生態(tài)空間,讓觀眾了解黃河、了解嘉應觀在黃河治理史的重要地位。
感知人文黃河:一直以來,武陟都是人們治理黃河、利用黃河的主戰(zhàn)場。嘉應觀作為武陟治河文化最直接的遺存,寄托了歷代民眾祈求黃河安瀾的愿望。
感恩母親黃河:奔騰不息的黃河哺育著中華民族,孕育了中華文明。進入新時代,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離不開黃河生態(tài)保護和高質量發(fā)展。
展館現場圖
空間規(guī)劃上,中大院以“瞻仰”為主題,在保持原貌的基礎上,對各大殿進行統(tǒng)籌規(guī)劃、豐富功能,營造氛圍,提升瞻仰體驗感。東跨院以“千秋治河”為主題,系統(tǒng)展示母親河內涵、千年治黃歷史,重點突出治河方法、治河工程。西跨院以“歲歲安瀾”為主題,從新中國治黃入手,展示人民治黃成就,突出武陟治黃工程和成果,室外結合主題雕塑、治黃碑刻、治水工具、非遺項目,打造成集研學、教育為一體的文化活動空間。
2021年9月初,嘉應觀治黃興水博物館布展提升改造完成;9月23日,2021中國農民豐收節(jié)河南省主會場開幕式在嘉應觀治黃興水博物館舉辦,擦亮武陟“黃河文化之鄉(xiāng)”的名片。
今天的嘉應觀,已經成為有高度、有厚度、有溫度、有亮度的黃河文化高地、治黃成就平臺、感恩黃河圣地。
Service Hotline
0371-63319477